|
中国国家画院大型美术文献系列影像纪录工程《岁月丹青》60集(上部)音像出版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2015-12-03 08:02来源:中国国家画院作者:小婧
发布会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大型美术文献系列影像纪录工程《岁月丹青》60集(上部)音像出版新闻发布会”于2015年12月2日上午十点在金龙潭大饭店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陈发奋、文化部艺术司文化处副处长张百成、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刘勃舒、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会长高峰、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张江舟副院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文创中心主任胡永芳、央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董事局主席李静、《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老艺术家代表李宝林、于志学、贾浩义、靳之林、摄制组成员和新闻媒体朋友。发布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主持。 发布会嘉宾 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制作的《岁月丹青》系列影像记录工程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工作,是中国国家画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响应文化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号召的重要行动,对于振兴中国文化、促进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推广普及健康的艺术教育,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岁月丹青》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与新中国一起成熟起来的艺术家们,如今大都年逾古稀,有的已届耄耋之年,他们的艺术经验与人生体悟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珍贵的艺术财富,收集他们的艺术资料、整理他们的艺术经验,是中国国家画院的文化担当和责任。 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致辞,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介绍项目情况并主持发布会。 共和国成立以来,艺术家们以复兴中华文化艺术为己任,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吸收西方的艺术营养,萃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迸发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留下了很多杰作。记录这段美术历史的纸质出版物很多,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国家画院与时俱进地选择影像技术和电视、网络传媒,直观、鲜活地记录、传播美术家的艺术创作与生活状态,得到了文化部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并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工程。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刘勃舒,老艺术家代表李宝林发言 《岁月丹青》系列工程由两大板块组成,首先,收集、拍摄艺术家的文字、图片、影像素材、实物等文献,每位艺术家的影像资料不少于四小时。这些文献将永久保存在中国国家画院影像文献资料库,成为共和国美术的珍贵资料,以供今后研究之用。第二是从拍摄、收集的素材中萃取精彩片段,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出。结集制作成音像出版物,面向全国发行。《岁月丹青》注重专业性和观赏性的结合,生动地讲述艺术家们的艺术人生、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为后世留下了生动鲜活的美术影像资料。同时,对艺术家的师承交友、风格流变,以及美术史沿革、美术专业知识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广大观众对中国美术有了全面的了解,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神秘艺术殿堂的大门。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会长高峰,央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发言 《岁月丹青》系列工程是一个新载体、全方位、全覆盖的大型美术影像文献工程。新载体是指该工程运用音视频记录的方式,通过老艺术家本人和师友、理论家的口述,还原艺术家一生的艺术经历。全方位是指该工程囊括了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公共艺术、漫画、书法、美术理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全覆盖是指该工程覆盖了老中青三代所有年龄段的优秀艺术家。本次结集出版的60集,从2010年10月开始启动,至2015年10月完成制作,历时五年,是该系列工程的上半部分,《岁月丹青》的阶段性成果。下半部分将继续拍摄《岁月丹青》系列70岁以上老艺术家的其余部分,还包括《岁月丹青》“口述新中国美术70年”(三集)、《岁月丹青》“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和《岁月丹青》中国国家画院“一人一品”系列。正在制作中的三集“口述新中国美术70年”,通过艺术家讲述、历史影像呈现的方式,展现中国美术从延安发展至今的恢宏图卷。“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也正在制作中,该系列以省为单位(部分省区合并),将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在年龄60岁至40岁的优秀画家中,挑选十几位成就突出者,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其作品,并合拍成一集,每集25分钟,共20余集。中国国家画院“一人一品”系列将收入中国国家画院的优秀画家,每人一集,一集25分钟。全部《岁月丹青》系列纪录片预计到2018年左右完成。 《岁月丹青》60集(上部)已经在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老故事频道和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电视媒体已陆续播出,受到美术界同仁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文创中心主任胡永芳发言 在拍摄的过程中,黄永玉、力群、孙其峰、贺友直、陈天然、方成等多位老艺术家已是年逾90的老人,当他们了解到这部片子的重要意义时,都非常支持这一美术工程。他们在健康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仍积极配合采访和拍摄,并提供了很多文字、图片资料。著名版画家力群完成拍摄后不久去世,欣慰的是,摄制组记录下了他艺术人生中的最后影像,使他们的艺术和生命得以在影像中永存。 在制作的理念上,中国国家画院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以冷静、平实的呈现为基本原则,以影像收集为基础,注重艺术家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剖析,以及生活、创作的细节记录。同时,兼顾影片的专业性和观赏性,在叙述结构、叙述节奏、叙事方式等方面力图有所超越和突破,争取制作成具有经典意义的影像文献。在制作的过程中,摄制组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流程,每一集都多次经过由专业学者、摄制人员参与的集体方案讨论、成片审定,保证了拍摄的质量和拍摄理念的贯彻。国家画院的杨晓阳院长和张江舟副院长亲自主抓该项目,并参加了每一部片子的片审工作,小到字幕、作品展示方式、背景音乐,大到叙事结构、节奏、风格,都要与摄制组一一分析、讨论。在高峰副台长担任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总裁期间,密切关注《岁月丹青》项目的进展,在工作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高峰副台长和负责该项目的胡永芳主任从影视专业的角度,对专题片的制作质量严格把关,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体现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对《岁月丹青》这部纪录片的高度重视,和对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担当。 发布会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1981年在“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画研究院,2006年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李苦禅、叶浅予、李可染、陆俨少、黄胄、何海霞、孙其峰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为中国国家画院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中国国家画院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刻、美术研究等八个二级分院的国家级美术机构。自成立以来,国家画院以美术创作、理论研究、作品文献收藏、美术教育培训、美术推广普及为工作核心,在推动全国美术事业的发展、配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有着丰富的纪录片拍摄经验,拍摄过《画家齐白石》、《李可染的山水画艺术》等许多经典美术纪录片。此次国家画院和中央新影集团的合作,充分发挥了两家单位各自的专业实力和共同的文化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