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亮相中国美术馆2016-08-05 07:49
2016年8月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感知:姚永作品展’,‘静观:芃芃作品展’,‘内省:朱春林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的一部分,汇聚了姚永、芃芃、朱春林三位画家近几年来的重要艺术创作。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妥木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高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万鸣,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以及艺术家众多学者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几位优秀艺术家的来展表示感谢,他说,今年这三位艺术家的展览从“静观”到“感知”到“内省”,也就是从眼中之世界到心中之世界,然后再到手中之世界,这三个层面的表达。我想“内省”是心灵的,我们要有“静观”,“感知”放眼世界,我们要用心灵来感知,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打动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馆长继而表示,现在的画坛展览快,但是,我觉得有质量的展览应该重点推出,今天到场所有的嘉宾有著名的老艺术家,还有中青年艺术家,同时还有文化界的领导,还有艺术界的理论家、社会各界的朋友、新闻界的朋友们,这说明我们艺术的发展有了非常好的社会化文艺,我们主张学术多方面发展,艺术部门的多元化,所以,学派的形成是艺术多元化的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致辞 展出的作品呈现了三位艺术家各自不同的艺术探索道路,同时展示他们独特的艺术情感以及不同的观看视角。通过他们的120余件作品,带观众感知姚永鲜活浓郁的风景,静观芃芃静谧朴素的静物,内省朱春林安宁平和的人物。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致辞 姚永,1962年生于山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研究员。他在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人物作品引人注目。90年代,更以一系列兼有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风格的鸡冠花静物作品被人们所关注。最近几年,姚永转向了风景画的创作。此次展览重在呈现艺术家在描绘自然物象时独特的感受和个性表达。 艺术家姚勇致辞 姚勇的创作都是来自写生,但并不是再现自然物象的外在形色,而是客观对象主观化的产物。他描绘的不是眼睛看到的对象,而是心里感知的形象。姚勇所有绘画都似乎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薄纱,每一件作品都好像描绘的是迷幻的白日梦境。他的白日梦既不凶险也无欣喜,只是把现实推到时间和空间的远处,令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忧伤。而这正是姚永追求的诗意,也是他的绘画打动人心的魅力。 艺术家芃芃致辞 芃芃,1963年生于内蒙古,1988年始专职从事油画的研究与创作。2007年至今受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中国油画院画家。芃芃从事油画学习多年,她的创作多以静物为主,画面格调内敛高雅,作品流露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单纯与安静。本次展览通过汇聚了芃芃近年来的油画新作来呈现她这些年在艺术探索上的思考与成果。 芃芃的创作透露着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是纯粹感觉让人倍感亲切。在芃芃笔下,万物尽现静穆之美,展示着自己的初容,既不掩饰也不雕琢,而是随着她画作里的光线和色彩所牵引,芃芃的画法淳朴而天然,那些色彩层次好像有生命般地在呼吸,就像蛮荒大地的风景刚刚出生的童年阶段。芃芃在创作里展现的自然之美让人丝毫不落入俗世的落后与现代化的辨识之中。就像画家曾经说的那样,自己是一个“本色”的画家。 艺术家朱春林致辞 朱春林,1968年生于安徽桐城,1988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专业,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2000-200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高级研修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此次展览通过展出朱春林近年来创作新作,来呈现其在油画语言和艺术探索上的不懈追求。 朱春林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美学精神和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因素。塞尚的经典构图和马蒂斯的野兽色彩都对他产生了影响,而这些影响都浸润在他的作品之间。他在创作中也注重对光线的探索,就像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一样。同时,朱春林始终希望把中国画的气韵节奏和意象之美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这点尤其在他的肖像画创作中尤其突出,朱春林将喜爱和熟悉的人置于田野、阳光之中,画中的人总是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观众参观展览 展览现场 展期将持续至8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