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境艺术网
作品搜索

从“互绘•相知”到“丝路与世界文明” ——中外美术家座谈会综述

2016-09-14 07:50

为进一步展示中国美术与世界美术交融创新成果、增进中外美术交流、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文合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于2016年9月10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并于开幕式后在艺术馆报告厅举行了“从‘互绘·相知’到‘丝路与世界文明’中外美术家座谈会”。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兼秘书长徐里,巴哈马驻华大使保罗·戈麦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北京双年展策展人温琴佐·桑福,国内美术家代表王迎春、郑百重、陈辉、黄华三、魏谦、杨宏伟、方向、孙玉敏、高毅、乌日切夫、阳小毛、燕娅娅、孙晶,来自奥地利、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印度、印尼、拉脱维亚、蒙古国、阿联酋、乌克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参展美术家代表,中国外文局专家王国振、林凡林、柏睿宁,以及美国虚拟现实技术专家彼得·施卢埃尔等人参与座谈会并发言。座谈会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主持。与会者纷纷发言,抒发观展感想,畅谈创作经历,立足“一带一路”,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古今活力,为明年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积蓄创作灵感。

座谈会现场

出席座谈会的国外美术家们

一、聚焦“一带一路” 体悟丝路精神

  在开场白中,主持人陶勤特别强调,今天此展重点聚焦全世界6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中外美术家通过相互描绘,实现互相了解,很好地诠释了“互绘·相知”的展览主旨。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次展览也是对明年金秋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的一次局部预演,或者说是为了打造“互绘·相知”作品的升级版。在题材上有所关联,而又相距整整一年的这两个展览并非偶然巧合,而是有意为之,就是为了发动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优秀艺术家聚焦古今丝路,表现人类文明的共振性。自北京双年展主题公布以来,得到了各国美术家的响应和支持,掀起了创作热潮,甚至有也门的艺术家在国内战乱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创作,并第一时间投稿。中国美协在一个多月前专门召开了主题创作研讨会,而本次座谈会即请各位美术家结合自己的创作成果,就北京双年展的主题进一步展开深入探讨,在之前创研会成功召开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刘大为主席发言

徐里书记发言

  首先发言的徐里书记为北京双年展再次发出“征集令”。他谈到,“一带一路”作为恢宏的发展理论框架正在逐渐深入各国人心,但却始终缺少与之高度相匹配的视觉艺术作品。希望借助明年北京双年展的良机,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的力作,弥补这个缺憾。《人民日报》近期刊发题为《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丝路精神拓艺术空间》的文章,指出以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与古今活力带动创作,是近两年来美术事业创作的潮流。而“丝路与世界文明”主题的确立,将这一创作趋势带向了国际舞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激发思想的碰撞,同时深化中国的文化主张。明年是北京双年展诞生十五周年的重要年份,协会不仅制订了超过100个参展国的目标,也为本次主题创作的动员、创作素材的梳理和发布下足了气力。美协已着手组织创作两件全景式表现“一带一路”的作品,尺幅将超过现有规定,如能通过评选,将在中国美术馆圆厅中央位置展出,以此回应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展现这个时代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陶勤副秘书长主持座谈会

  巴哈马驻中国大使戈麦斯在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后,还饶有兴趣地旁听了座谈会。在主持人的邀请下,他表达了自己的观展感受。在他看来,艺术家都是有着特别吸引力的人。他本人也曾经学习过绘画,后来步入商道,现在又进入政坛。位于加勒比地区的巴哈马虽然在地理上与中国相隔遥远,但始终谋求如何与中国一道,共同促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精神的实现,促成各领域合作。他今天在观展后发现,除了经贸领域,艺术方面也应该同中国加强交流。他认为,包括中国在内整个亚洲地区的文化发展,都处于非常蓬勃的状态,因此在艺术方面也可落实互联互通的原则。他还说道,有机会时将向加勒比海地区的全体国家讲述今日中国的艺术状态,推动本地区与中国的文化合作。他也盛情邀请中国艺术家到巴哈马采风写生,共同描绘这个美丽岛国。

巴哈马大使保罗·戈麦斯

  王镛对主题表现方式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本次展览和第七届北京双年展存在一种内在的关联。展览作品重点表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这与明年北京双年展“丝路与世界文明”的主题可谓是自然的衔接和过渡,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小规模的预展。在观展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外美术家热忱的创作热情和深厚的创作功力,双方在艺术语言上各有优长,尤其是国外美术家在想象力和表现性方面值得称道,这一点值得中国美术家在描绘“丝绸之路”时充分吸收和借鉴。丝绸之路是一个横跨时空的宏大叙事主题,理应表现精神内涵,体现当代艺术独创性,而非简单地图解。设想一下,如果作品都是千篇一律地驼队在沙漠里行走,就显得有些单调。创新表现丝路精神,需要匠心独运,甚至敢于打破时空界限,引入超现实的幻想理念,与写实技巧相结合。最后,他倡议美术家们在创作时,一方面要保持本土艺术的传统优势,无论中国画家的水墨画,还是外国画家的油画,都应发挥各自画种的特性;另一方面,要尽量脱离表面化的藩篱,将当代的人文精神渗透在画面之中,力争成为传世经典佳作。

  丁宁将北京双年展的主题归结为当下中国与世界重构联系的必然结果。他首先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发生联系的重要时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晚期,康有为游历欧洲后发出了“美术革命”的呼吁,引发了一系列后续效应,中国现代美术学院的建立即为结果之一;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开门看世界。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恰逢其时地成为中国美术家落脚欧洲、深入接触学习西方艺术的重要阵地,因而具有了历史性意义。众多中国美术家都是凭借吕霞光画室而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迈出国门,他们在欧洲经典艺术面前所感受到的震撼与兴奋足可令其回味一生;第三次就是当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因为“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所具有的历史含量,以及这一区域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描绘的大题材。抓住这样的历史题材,相信艺术作品会留下非同凡响的痕迹。丁宁认为,北京双年展推出丝路精神这样的主题,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人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进行到特殊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文化自觉。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变化,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极具诱惑而又充满挑战的表现机遇。对此,有理由对明年的北京双年展满怀期待。

  桑福先生是自首届北京双年展起,与美协合作至今。他曾策划了“向大师致敬”的回顾展,也是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策展人之一,是中国美术界的老朋友。他在发言中提到,十几年前他和北京的同事们共同为北京双年展种下的种子,如今已经开始枝繁叶茂、逐渐成材。作为对北京和威尼斯双年展都十分了解的国际策展人,桑福指出,北京双年展建立在中国美协这一严密的专业机构上,因此具有非常强有力的组织架构。虽然北京双年展拥有鲜明的展览特色,但并不意味着它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于写实绘画和雕塑,近几届已开始将影像、装置,包括大型探索性雕塑纳入展出范围,体现出北京双年展具有着广泛的国际性、包容性和丰富性。明年是中国国家馆入驻威尼斯双年展20周年纪念,在这个时刻,北京双年展为国际美术界带来了“丝路”主题,仿佛冥冥中带有一种历史的契合。在马可·波罗到访东方的数百年之后,中国与意大利经由“一带一路”,重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参加过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曾收获优秀奖,与北京双年展有着深厚感情。他深刻地体会到,北京双年展对于学术水准、艺术水平的把握和对作品思想性、前瞻性高度重视。目前,许多双年展在举办时都会被赋予一个主题,而有些主题甚至是对前次的否定,是一种背离,但北京双年展的主题都本着包容、开放的态度,崇尚学术精神和艺术理想,是对当下人们共同关注话题的再思考。比如2010年主题是“生态和家园”,反映了全世界面临着环境恶化的现实困境。北京双年展率先提出这个主题,就是促使艺术家通过作品去思考及表现这一普遍问题。从创立至今,北京双年展始终都横贯了中国美术家们对艺术、对国际社会、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此外,在架上艺术逐渐被国际各大双年展所边缘化的背景下,北京双年展继续坚守架上绘画和雕塑,通过对主题的学术性探索,不断发掘这种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丝路与世界文明”正是一次新的挑战和尝试。

嘉宾及美术家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黄华三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参观展览,欣赏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美术家创作的作品,感到非常有趣。美术家们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创造出不同的主题。他相信在中外艺术家彼此之间的互绘,将必定带来未来的相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彼此的友谊,也会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交织与碰撞,给在座的每一位艺术家的未来创作带来新的启发和创作灵感。他十分期待着翌日的采风与写生活动,以便与其它各国美术家有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玉敏首先对美协外联部和双年展办公室为展览和中外美术交流事业的倾力付出表示感谢。她在评价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主题时指出,每一届展览主题都是经过策委们的精心研究,深刻地体现了艺术家的人文关切和对当代文化现象、人文精神的关注。这些展览主题的设置,为参展美术家更有深度地去理解、思考和创作提供动力。她说道,丝绸之路是每一个中国人孩提时心中就有的一条路。中国古代文明伴随着丝绸、瓷器、茶叶,沿着这条路一并传到了西方世界。一代一代的商旅在丝路上跋涉,不间断地进行着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付出了艰辛,甚至生命的代价。可以说,这个主题已经有了几千年的传承史。对于巨幅长卷的设想,孙玉敏显得跃跃欲试。她已经构思了多种形式和语言,今天的展览又是一次触动和全新的认识。她承诺,将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态度表现丝路精神、表现人类文明。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毅首先谈起二十多年前初到欧洲留学时的经历。身处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德国,还有当地人向她询问“中国人还有辫子吗”,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之缺乏,令她感到震惊。甚至直至今天,西方人对中国的很多认识还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距离中外真正实现“相知”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将本次展览和座谈会置于这样一个历史语境中审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中国美术家应当用独具民族个性的艺术语言,创作出反映这个伟大历史转折期的巨作,这是时代赋予美术家们的使命,是属于美术家们光荣的任务。

  画家郑百重曾长期旅居国外,见识颇广。回国之后,他发现有北京双年展这样的国际性展览还在长期坚持架上艺术,感到非常震撼,这是在他所历经的展览中最富特色的。郑百重引用名言:只要人类还住在房间里面,架上绘画就肯定不会消亡。他当即表态,会尽自己全力,不辜负美协提供的这次机会,不辜负当前美术发展的大好形势,把大画的创作任务完成好。

中国美术家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画家方向谈到,每个时期的美术都与每个时期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同样,时代政治、社会也影响这个时期的美术发展。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自然要对这个时代有所感受,用我们的笔墨来表现这个时代,使笔墨不断地延伸。为筹备参展作品,他触及到很多以往没有表现过的题材,整个创作就是一个不断激发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带来启发,产生新的想法,有望在未来创作中再上一个台阶。

  画家燕娅娅也曾赴吕霞光画室研修,并参加过北京双年展。无论是赴法研修时的激动,还是双年展期间与各国美术家欢聚的喜悦,仿佛都历历在目。说起明年双年展的主题,她提及去年与上海合作组织曾有过接触,上合组织希望寻找一个契机,用文化艺术的形式联结当时的六个成员国,沟通彼此感情。陶勤副秘书长获知此事后,和燕娅娅一道,与上合组织秘书长接洽。在会谈中,双方发现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待,随即一拍即合。由上合组织从中联络协调,动员成员国以及周边国家最优秀的美术家参展,全力以赴创作出既符合主题,也最具文化代表性的作品。用美术展览影响国际间政府组织,恐怕也只有北京双年展、只有在“丝路与世界文明”主题感召下才能做到。

  中国香港美术家韦劲敏从事中国画创作。在此次展览中,他欣赏到用中国画形式和技法所表现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风情作品,受到很大的启发,“一带一路”也将进入他未来的创作视野。中国澳门画家李德胜谈到,澳门也是中西文化交汇之所,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表现对象,这一点与北京双年展主题不谋而合。他在回到澳门后,将鼓励更多的同仁为明年双年展积极投稿。

  奥地利美术家潘特纳·埃尔玛·安东首先高度称赞了此次展览的水准。他指出,中国美术家遍访欧洲访问研修,而如今也有很多西方艺术家前来中国学习水墨技法,并借鉴吸收后用于创作。中国艺术有着悠久历史,对西方艺术界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谈到下一届的双年展时,他认为主题非常适时,因为丝绸之路是连通东西方文化的走廊,和北京双年展的题旨异曲同工。他非常期待参与下一届双年展,并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国外美术家发言

  白俄罗斯美术家伊洛娜·科索布科非常感激中国美协让一个规模宏大、特色鲜明的展览成为可能。而爱沙尼亚美术家阿列克谢·萨图诺夫则认为,“丝路与世界文明”的主题表现是具有难度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但同时,全世界的美术家们又有非常大的热情,清楚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和方法表现这一主题,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艺术家应该忠实于自己所爱,为喜爱的主题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这是达到成功的必由之路。事实上,他已经开始为明年的双年展动笔。他以东西方所共知的古老的体育项目为题材,色彩丰富,非常适合丝路主题。

  印度画家拉克沙曼·普拉萨德是第二次来到中国。去年的扬州采风写生之行,他结识了很多艺术家,也学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技法。在未来的作品中,他力求展示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以黑白色调为主,使用硬笔,借助线条表达创作思想。同时采取层叠的画法和技巧,以此讲述中国艺术故事。

  印尼画家格蕾丝·提昂州尼姆普诺提到,之前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源自父亲赠送给自己的一本书,这激发了她儿时就想来中国的梦想。这一梦想在2008年借助第三届北京双年展的机缘首次实现。明年的双年展,她还会踊跃投稿。对她而言,这是学习中国艺术的好机会。

  拉脱维亚画家伊尔泽·斯米尔德兹娜、蒙古画家瑟登匹林·巴特尔和阿联酋画家纳贾德·哈桑·马吉·萨利赫都表达了对中国艺术、中华文明深深的热爱和崇敬,纷纷表示在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后,也更有信心为下一届双年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他们对于中国美协给各国美术家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表示非常感激。  

  乌克兰美术家鲁巴诺夫·阿莱克西称非常尊重中国,也很喜欢这个国家。他对代表乌克兰参展非常荣幸。他期盼明年双年展能够再次见到各位美术家,共同描绘丝绸之路的神圣与伟大。

二、回首研修收获 缅怀前辈风骨

  吕霞光画室是爱国华侨、著名美术家吕霞光先生及其夫人于上世纪80年代初购买巴黎国际艺术城画室,无偿捐赠给中国美协,供选派国内美术家赴外研修、交流之用。画家王迎春在十几年前入驻吕霞光画室四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在她的从艺历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巴黎归来后的创作中,欧洲美术从古典到现代所形成的系统而丰富的历史画卷,成为她对中国画传统继承和创新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值。自此以后,王迎春不仅得以站在中国的角度看待世界美术,而且能够站在世界艺术高峰回看中国画,感觉大不一样。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吕霞光先生用他毕生的艺术劳动成果换取的这套画室,为后人营造了学习、了解西方美术最初的窗口。他的这一爱国举动,为推动中法两国乃至国际美术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在千秋,意义深远。王迎春还提到,以往每位中国美术家抵达艺术城时,艺术城负责人布鲁诺夫人都要亲自接见,亲自安排行程,使艺术城成为中国美术家在欧洲最温暖的家;吕霞光先生子女及其亲属坚持不懈,在吕霞光先生过世后,依然热情地接待每位中国美术家,他们的义举值得中国美术界赞颂,应当载入中国美术发展史册,当代中国美术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理应有他们一份功劳。

吕霞光画室及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代表发言

  画家杨宏伟回忆起2009年前往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研修时的情景。抵达巴黎后,原本在画册上才能看到的经典作品,都真实地呈现在面前,心情激动和震撼。她特别感谢中国美协为国内美术家搭建这样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使美术家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专心致志地进行沉淀,不受时间限制,有充分的精力在世界顶级艺术殿堂中畅游,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思考,打磨自己的作品。这对于一个美术家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画家魏谦则是在2005年前往吕霞光画室研修学习。他感慨道,吕霞光画室的条件非常好,每位入驻艺术家都能获得艺术城提供的免费参观卡,往来各大艺术观、博物馆畅行无阻。对于研修感受,他说道,欧洲优秀的文化艺术确实值得中国美术家们学习借鉴,尤其是架上绘画。他引用靳尚谊先生的话:中国人学习油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要向欧洲五百年的油画传统学习,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事实上,很多画家在经历了吕霞光画室研修后确实改变了原有的创作风格,自身眼界和创作水平得到拓展和提高。由此可见,这段学习经历对画家的成长产生了强烈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乌日切夫在十多年前赴吕霞光画室研修时,不仅接触到和学习到了欧洲经典传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如古希腊、古埃及、亚洲、非洲等等,个人的创作理念也有很大的变化。其间,还协助中国美协在法国举办了中国画展、陶艺和设计展,以及福建的漆画展,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和任务,收获颇丰。他指出,吕霞光画室为中国美术和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提供了良机,而每一位研修人员都代表着中国美术的形象,应当有意识地提高个人修养、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为中国美术的国际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阳小毛在二十年前赴吕霞光画室时,还是一家报社的副总编,擅长西画,对欧洲艺术有一定研究。但几个月画室的研修经历,使他在艺术观念上发生转向。他进而意识到,中国美术家应该立足传统,结合西画的语言和元素,让中国美术走向外部世界。归国后,阳小毛转而进入高校任教,研习中国画,开启了艺术生命的全新探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孙晶是2015年度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选派人员,去年受工程资助,走访了葡萄牙、荷兰等地数十家博物馆,参观馆藏古代中国外销商品,以此展开“中国风”对西方影响的研究。她介绍道,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所能接触到的中国艺术的主要形式是以瓷器、漆器、丝绸工艺品为主的外销商品,通过这些精美而新奇的工艺品,西方人形成了对中国的认知和想象,并开始热切地模仿这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工艺品,从而掀起中国风。但是却对更能够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水墨绘画、雕刻等一无所知。中国当时奉行闭关锁国,除了为数不多的传教士画作,以及天文仪、钟表等机械产品,对同时代的欧洲艺术也知之甚少。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中,和平崛起的中国不仅注重经济发展,同样要不遗余力地展现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的倡导是使中国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活跃于国际大舞台,促进不同的文化体系携手发展,共同繁荣。中国美协实施的这项工程,就是要引领中国美术走向世界,彰显文化开放和自信,力促中国和世界各国更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三、翻译助力对外传播  VR打造全新艺术体验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外文翻译,尤其是书面翻译作用毋庸置疑。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在中外文互译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很多专业特质,形成了单独的专业翻译门类。对此,座谈会邀请了外文局的专家就中外美术翻译问题展开探讨。

外文局及虚拟现实技术专家发言

  林凡林提到,自从同中国美协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已为协会多次提供翻译服务。在将中国美术向外推介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中国特有的技法、专有称谓在英文中词不达意的问题。一般采取四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字面直译,第二种是根据含义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第三种是了解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后,用外文对这些内容进行重新编写。第四种是对中国美术特有的技法,如运墨、皴等,采取拼音加注释的方法。同时,因小语种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甚至不及英文,在小语种的表达上难度更高。这些都是几年来与美协合作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

  英文主编王国振鲜明地指出,中外文翻译问题,首要解决中文的问题,如果中文里有很多不符合外国国情的,跟国外的表达方式和理解能力相冲突的,理解起来就会有障碍。因此,在对外传播的时候,文字上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英法专家柏睿宁是一位外籍专家,中文流利,对于实际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侃侃而谈。他指出,以往译者习惯性地将中国特色的艺术名词或概念简单借用西方现有词汇,这样不仅会误导读者,也是对中国文化内涵的国际传播不负责的做法。外国人希望增进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了解,而如何给外国观众讲明白中国美术,尤其是水墨画所蕴含的艺术传统,诸如工笔、写意、积墨、泼墨、焦墨、点染、渲染、匀染等技术概念,是翻译人员必须勇于攻克的技术难关。此外,他还提到翻译中常遇到的陷阱,即过度适应读者。对于大多数外国观众而言,中国艺术的兴趣点正是它与西方艺术的不同,所以水墨画的独特性是一定要强调的。一方面,译者应该努力把更多的中国概念和汉语词汇通过拼音、拉丁化或音译等方式纳入外语之中,使其成为外语词汇的一部分,使外国读者感觉亲切;另外一方面,作为文化使者,翻译更应该把中国文化的真面目准确、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外国读者。在当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不允许任何一方存在文化偏见。

  美国WORLDVIZ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施卢埃尔从更专业的技术角度,为听众描画了一个未来被现实虚拟技术所影响的世界。佩戴上相应设备,可以跨越很多障碍,站在他人的视角,体验他人的生活、感受他人的情绪。同样,也可以让人们亲身体验一件艺术作品,还可以用仿真和虚拟技术展示那些并未在现实中展出的作品,衍生出全新的观赏体验,这对于文化交流、人文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虚拟现实作为艺术媒介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可观。

  刘大为在总结致辞中谈到,每位与会者立足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文化交融、促进世界文化和文明发展进行论述,并最终聚焦在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各位对美协的中外美术交流工作、特别是明年北京双年展寄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期望,令人颇感欣慰。他特别提到自己在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时,对方一席话让他感触颇深:“世界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乃至当前‘一带一路’的交流,首先应该是文化的交流。没有文化艺术的交流,就不可能沟通各个国家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心灵的了解,也就不可能促成相互间友好关系的交融。”中国美术“走出去”,要借助各国美术家、各国人民对中国的深入了解才能实现。中国画家笔下的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笔下的中国,能促使我们的感情沟通和交流;同样,“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在座的各位美术家、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包括美术界、翻译界、出版界等等,都要投身其中。最后,他勉励中国美协对外美术交流取得更大成绩,并与大家相约明年北京双年展再见!